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沧州黄智,中国民间第一博、大学者、素士。

法律和政策是我的纲领,党中央和国务院是我的向导,为实现中国梦而献身是我的崇高愿望

 
 
 

日志

 
 

钱学森同志关于“何新树”的两封信  

2009-11-03 21:52:1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钱学森同志关于“何新树”的两封信

何新同志:

四月五日来信和尊作均收到。我对哲学和逻辑学都是外行,有时想想这方面的问题,也只是业余爱好而已。您来下问于我,不敢不答,仅述所见,敬请指正。

(一)黑格尔的东西诚然是倒立的,把它顺过来,它《逻辑学》的许多内容实际上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总结,即人思维的规律。这里面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叫逻辑学。正如历来承认的,他的逻辑高超之处在于是辩证思维。但多少年来,辩证逻辑未能像形式逻辑那样严格整理成数理形式。

(二)科学技术当中当然要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当然会涉及到辩证法。科学家也有科学家的办法,也就是用微分方程,把形式逻辑用于某一瞬间的关系,即

                    dxi

                    ——=fi(x1,x2,…x1…,x),i=1,2,…,n

                    dt

解出这组方程,就得到xi(t),即事物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全过程就包含了辩证逻辑。所以微积分的应用使科学弥补了形式逻辑的局限性,而取得飞跃的发展。

 

(三)当然辩证逻辑如何数理化的问题仍未解决,您的“历史概念集合”是一个创见,我赞成。

(四)但我认为您应该把集合论的Venn图扩展到三维空间成为“何新树”,也就把一个时间Venn图作为“树”的横断面,以时间顺序把横断面一层层架在时间坐标上,再把外表联起来。当然这“树”可能不同于自然生长的树,不同“树”的“树枝”会在“上面”结合起来。这一设想得之于上述(二)之把形式逻辑用于事物的某一瞬间的关系。

(五) 有了“树”,数理的辩证逻辑学就可以利用数学中的拓扑学建立起来了。

因此我想您所开创的历史概念集合是有生命力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自然辩证法通讯》我有,心想您也许要保留这一期作为以后用,所以奉还。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82.4.17

又:您研究过Gδdel定理吗?我想用“树”能解决他的难题,Hilbert也将得救。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路46楼58号

何新同志:

二月二十八日信及大作《论概念思维与逻辑结构的客观基础》都收读了。您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前年通信中似已出现,现在是进一步发展了。

我完全同意您关于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的论述。我在前年(见附呈抽印本)(指《关于思维科学》,见《自然杂志》第6卷第8期第563页。)也是这么说的。关于主观逻辑,即人的思维规律,核心问题似为数理化。目前只有所谓抽象思维有数理逻辑,而更复杂的形象(直感)思维和辩证法就没有数理化,也就不能上电子计算机。所以我以为现在要攻下形象(直感)思维和辩证法的数理化,您以为如何?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85.3.7

 

 

 

 

                   

                   

   

 

  评论这张
 
阅读(302)|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