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沧州黄智,中国民间第一博、大学者、素士。

法律和政策是我的纲领,党中央和国务院是我的向导,为实现中国梦而献身是我的崇高愿望

 
 
 

日志

 
 

一本书和我的缘分  

2010-11-22 13:26:44|  分类: 文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互联网的普及,对以书为载体的传播知识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就以沧州为例吧:沧州以前相当红火的几个民营书店,现在都已关门;即使政府主管的新华书店,规模也日益缩小,顾客门可罗雀,几乎只能靠教材和教辅来维持了。比如书籍的品种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学术类书籍完全撤走了。不知沧州的这种情况是不是全国的普遍现象?沧州等小城市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稀少,书店清除学术类书籍不足为奇。但是那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的大城市,我认为其书店的品位应该受互联网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我发现大凡经典著作及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在网上都搜不到全文,也就有个标题或简要的介绍,如果想研究利用,还得找纸媒阅读;由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城市里既没有知识分子职业又无图书馆可资利用的业余的读书人中也必然会有许多喜欢读学术类书的人,书店的经营者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出发,都是要顾及和满足这部分读者的需求的,在店里陈列学术类的书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对自己没有投生在大城市非常遗憾!我买自己喜欢看的书都买不到,我之所以不能过我理想的生活,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生活在小地方。当然我可以在网上买或者通过邮局买,但这是我知道某书后的事;如果我在一个大书店里,接触到更多门类的书,说不定会发现我的兴趣根本就不是我博客里呈现出来的那些方面,而是别的。

  不过吉人自有天相,我今天竟然从金街碰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上、下册,尽管是旧书,但是品相还挺好。其实我是读书家,不是藏书家,不注重书的品相,只要不太脏、不缺页就行,即使稍微有点破损我也不在乎。几年前,这套书我曾在一家个体书店碰到过(是合订本),当时我读了读,觉得朱光潜的文字尽管学术性极强,但时代气息太浓,令我不堪卒读,遂没买。但是能替代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的书至今仍没有出现,现在出的美学方面的新书都不耐读,要学习西方美学史,这本书还是必读书。令人遗憾的是,当我打算买这本书时,那个书店早关门不干了,别的书店也始终没有。今天这本书和我在一个旧书店竟不期然而然地再次邂逅,理所当然就被我顺手牵羊了(是买啊,不是偷)。

  这个旧书店隐藏在一个古玩市场里,店面不大,以卖书画鉴赏类的书为主,兼有文史等方面的经典旧书,是现在沧州最有品位的一个书店。

  评论这张
 
阅读(419)|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