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沧州黄智,中国民间第一博、大学者、素士。

法律和政策是我的纲领,党中央和国务院是我的向导,为实现中国梦而献身是我的崇高愿望

 
 
 

日志

 
 

模糊词语举例  

2010-08-17 15:10:57|  分类: 语言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1)要积极支持参业发展,对种参用林地要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安排解决。

  (2)林区内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因特殊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3)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例如丝绢和玻璃棒,互相摩擦后,都能吸引羽毛、纸片等轻微物体。

  (3)由图可见,理论公式与实验数据几乎完全一致。 

  (4)他年纪在三十岁上下左右)。

  (5)敌我力量悬殊

  (6)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这五个词语都是模糊词语。

  (7)“可能”“也许”“大概”“一般”“大多”之类都是模糊词语。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集中反映在语言外延上。
  如:要积极支持参业发展,对种参用林地要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安排解决。
  这里有两层意思。解决种参用林地是明确的,具有定向性,这是表层的意思;安排多少种参用地却是不明确的,具有无指定性,这是深层的意思。就这句话的完整意义来说,“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安排解决”,既概括又灵活。
  与含糊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客观上的明确性与肯定性。这种明确性与肯定性反映在语言内涵上。如:
  林区内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因特殊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猎捕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按照法规办理是明确的、肯定的,这是表层的意思;但按哪一个法规办理则是不明确、不肯定的,只用“有关”概括,这是深层的意思。
  由此可见,模糊语言具有两重性特点。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定性表述上是肯定的,在定量表述上是变化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以上摘自《应用写作》杂志1991年第2期《浅谈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
  “模糊”一词往往带有贬义意味,人们常常会把它与“含糊不清”等同起来,但是随着国内外对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研究的崛起,“模糊”二字的贬义意味在淡化,并且人们对它进行了具体分析。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新起的分支,引起了不少探索者的兴趣,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上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3年第5期《浅谈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

  

  

  评论这张
 
阅读(88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