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沧州黄智,中国民间第一博、大学者、素士。

法律和政策是我的纲领,党中央和国务院是我的向导,为实现中国梦而献身是我的崇高愿望

 
 
 

日志

 
 

汪晖《反抗绝望》抄袭证据补遗  

2010-10-20 16:46:02|  分类: 考据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汪晖在《反抗绝望》第89页上说:

  “……正史固然涂饰太厚,如密叶投射在苺苔上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碎影,不易察出底细,但野史杂记却了然得多。”

    ——转引自王彬彬的《汪晖的学风问题——以〈反抗绝望〉为例》一文

  王彬彬说这句话文理不通:

  汪晖难得使用文学性的语言。偶尔用一下,却总是出错。上面这番用了比喻的话,就错不只一处。先说“密叶投射在莓苔上的月光”这句。这里,密叶成了投射月光的“主体”,成了月光的光源。但树叶再密,也不至于变成月亮吧。这句话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如月亮透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的月光”。“月亮”这主体、这光源,是不能省略的。但既说“如莓苔上的月光”,又说“只看见点点碎影”,就莫明其妙了。“月光”与“碎影”,正是树下的两种地方。月光被密叶遮住的地方,就成了“碎影”。“点点碎影”,正是月亮没有照到的地方。当然,无论把“正史”比作密叶下的月光,还是将其比作月光下的“碎影”,都是不妥的。“正史”既然“涂饰太厚”,就既不像密叶下的月光,也不像月光下的“碎影”。汪晖虽然笔下如此写了,但心里是想说:正史涂饰太厚,“真相”如月夜密叶下的碎影。—— 笔下所写,与心中所想不能一致,就是所谓词不达意了。
  ——王彬彬的《汪晖的学风问题——以〈反抗绝望〉为例》

  鲁迅的《忽然想到·四》第二段: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苺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鲁迅随想录《呐喊人生》,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2月第1版,1992年2月第1次印刷本,第121页。

  把汪晖、王彬彬的文字和鲁迅的文字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王彬彬可能不知道汪晖这句话抄袭了鲁迅。二是汪晖引用鲁迅对正史、野史的看法没有做出任何说明,这是典型的抄袭。

  评论这张
 
阅读(45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